2021年1月1日,三場展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廣州國際采購中心同時開幕,開啟了2021年度廣州會展新征程。整個一季度,廣州各展館計劃舉辦展會近40場。受會展業帶動,廣州制造業邁向高質量發展,八大新興產業不斷壯大,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騰空而起。
著力發展現代產業,加快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聚焦“十四五”,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之下,廣州將繼續以敢闖敢拼、一往無前的“開山牛”精神挺進“無人區”,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2016年至2019年,廣州市重點場館舉辦展覽場次年均增長9.4%,展覽面積年均增長4.4%;廣州市重點場館舉辦會議場次年均增長7.4%。
2019年,廣州市重點場館共舉辦展覽690場次,同比增長9.9%,展覽面積合計102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0.4%。2019年,廣州市重點場館接待會議10014場次,增長19%,參加會議人數150.58萬人次,增長10.8%。其中國際會議140場次,同比增長7.7%。
2019年,廣州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49%,比2015年提高4.2個百分點。先進制造業增加值、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58.4%和16.2%,比2015年分別提高4.1個百分點和4.5個百分點。
2019年,廣州全市八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6311.07億元,同比增長7.4%,增速比同期地區生產總值高0.6個百分點;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
互聯網及相關行業營收從2016年剛突破百億元擴大至2019年的千億元級,年均增長52.7%;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15年的3.1%提升至2019年的5.6%。
會展產業
廣州會展帶動現代產業旺
“今天來到現場才發覺,名片印少了!”深圳中光電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陳福高表示,公司在2020年3月才開辟防疫物資生產線做口罩業務,前來參展原本只想提升一下品牌知名度,沒想到短短一上午時間,就超預期達成約1億只口罩的意向訂單。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全球會展業在上半年集體按下“暫停鍵”。6月10日,廣州國際防疫物資全國首展率先“破冰”,標志著廣州會展業正式重啟。此后,廣交會連續兩屆開創性移步線上舉辦,廣州會展業在當年8月全面恢復正常。
廣州市商務局數據顯示,2020年下半年,廣州會展辦展場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09%,展覽總面積比上年同期增長32.8%。2016年至2019年,廣州市重點場館舉辦展覽場次年均增長9.4%,展覽面積年均增長4.4%。
事實上,打造國際會展之都,只是廣州市在現代產業發展“謀篇布局”中的一個小小縮影。業界一般認為,會展業的產業關聯系數為1∶9,即會展業收益為一個單位,將帶動相關產業9個單位收益。
會展業之蓬勃,隨之帶動現代產業之興旺。一組來自廣州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廣州三次產業結構為1.06:27.32:71.62。第三產業對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74.2%,比2015年提高5個百分點。產業發展已經形成汽車、電子、石化、電力熱力等4個產值超千億級的工業群,批發零售、金融、房地產、租賃、信息服務等6個增加值超千億元的服務業集群。
新興產業
廣州八大新興產業正不斷壯大
產業興則城興,產業強則城強?;仨?ldquo;十三五”,“高質量”成為廣州現代產業發展的高頻詞。廣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廣州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49%,比2015年提高4.2個百分點。
2019年,廣州全市八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6311.07億元,同比增長7.4%。包括生物醫藥與健康、節能和新能源、軌道交通、高端中介服務、智能裝備與機器人、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在內的八大新興產業,作為廣州最具前景的“拳頭產業”正在不斷壯大。
疫情之下,廣州的互聯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仍保持良好增勢,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同比增長13.6%?;ヂ摼W及相關行業營收也從2016年剛突破百億元擴大至2019年的千億元級,年均增長52.7%。
在位于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學城的廣州明珞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車間里,生產一輛白車身最快只需42秒。2021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發布2020年(第27批)新認定及全部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名單的通知》,明珞裝備、高瀾節能、一品紅制藥三家穗企躋身第27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名單。
由原廣鋼、萬寶、萬力3家老牌國企重組而成的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目前也正調整“賽道”,發力鋼鐵、有色金屬、家電、汽車零部件、壓縮機、化工、軌道交通、智能裝備八大產業。廣州工控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千定表示,2021年營收有望實現1000億元,“十四五”期間將達2000億元,力爭邁向世界500強。
珠江交匯處,“一江兩岸三片區”共81平方公里的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正騰空而起。2020年,廣東省、廣州市相繼印發了《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關于推進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舉廣州全市之力推進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高質量發展,著力將其打造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平臺和載體。
產業集群
打造沿江、東南部、西部三大產業帶
“著力發展現代產業,加快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堅持把發展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中共廣州市委關于制定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廣州今后5年乃至15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描摹出一幅嶄新的藍圖。
展開“十四五”現代產業體系的藍圖,數字經濟核心區“一核引領”,東部、南部創新經濟“兩極帶動”,空港、海港、鐵路港“三港輻射”,特色經濟價值園“多點支撐”,全力支持和高位推進開發區、高新區、綜保區等國家級產業平臺創新發展,提升省級、市級產業平臺能級,打造沿江、東南部、西部三大產業帶。
在加快建設現代服務業強市方面,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加快服務業數字化,壯大總部經濟,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服務經濟中心。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提高廣交會輻射面和影響力,建好廣交會展館四期等,探索“新業態+會展”,建設國際會展之都。
2020年12月18日,在挖掘機的轟鳴聲中,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正式啟動。這個總建筑面積約51.5萬平方米、被稱為廣交會展館史上規模最大的改擴建工程項目建成后,廣交會展館將一躍成為全球場館規模最大、功能和配套設施完善、各類會展活動最活躍的會展集聚區。
展望“十四五”,廣州會展也將整裝出發。著重實施“九大行動”,其中,加快推進琶洲會展區、空港會展區、南沙自貿區,以及越秀、白云、增城、黃埔、番禺等區會展場館建設,全力保障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在2022年秋交會時投入使用成為重中之重。
最新新聞
19
2022-04
19
2022-04